大明粮商:我带土豆平乱世
2025-11-12 <<返回首页
第五章 以粮为兵,华夏新生
泉州海战的胜利,让大明彻底摆脱了外患的威胁,也让苏清鸢的声望达到了顶峰。崇祯皇帝对她言听计从,百姓们更是将她视为救苦救难的女神。但苏清鸢并没有停下脚步,她知道,要让华夏文明真正实现新生,还需要解决最后一个问题 —— 北方的边患。
此时,北方的清军已经统一了女真各部,建立了大清王朝,正虎视眈眈地盯着大明。清军虽然在火器方面不如大明,但他们骑兵勇猛,战斗力强悍,而且善于游击战,一直是大明北方的巨大威胁。
崇祯十八年,清军趁着大明主力海军在南方休整的机会,突然大举入侵,兵分三路,直逼北京。清军一路烧杀抢掠,无恶不作,河北、山东等地的百姓深受其害。
消息传到京城,崇祯皇帝再次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。此时,大明的陆军主力虽然装备精良,但大部分都部署在沿海地区和西北边境,京城的兵力相对空虚。
“陛下,清军来势汹汹,京城兵力不足,不如暂且迁都南京,以避其锋芒。” 一个大臣提议道。
“不行!” 苏清鸢立刻反驳,“迁都只会动摇民心,让清军更加肆无忌惮。而且,南京虽然富庶,但地理位置不如北京重要。我们必须坚守北京,击退清军。”
“可是,京城兵力不足,如何抵挡清军的进攻?” 另一个大臣担忧地说。
上一页下一页
大家都在看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