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粮商:我带土豆平乱世
2025-11-12 <<返回首页
第四章 粮盈国库,外舰叩关
时光荏苒,三年转瞬即逝。
在苏清鸢的努力下,土豆种植已经普及到了大明的每一个角落。无论是河南、陕西这样的灾区,还是江南、湖广这样的富庶之地,都能看到一望无际的土豆地。土豆的高产,彻底解决了大明的粮食问题,国库充盈,百姓安居乐业。
女子学堂和农事学堂也越办越大,培养了数十万技术人才。这些人才遍布全国各地,不仅推广了先进的农业技术,还在纺织、冶铁、造船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苏清鸢根据现代的技术图纸,改良了织布机、冶铁炉和造船工艺,大明的纺织业、冶铁业和造船业迅速发展起来。
盐铁专营制度的推行,让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增加。崇祯皇帝利用这些资金,整顿军备,训练军队,改善武器装备。苏清鸢还向崇祯皇帝提议,建立现代化的军工体系,制造火炮、火枪等热武器。崇祯皇帝欣然同意,任命苏清鸢为 “军工主事”,负责军工体系的建设。
苏清鸢凭借着现代的军事知识,设计了多种火炮和火枪的图纸,让工匠们仿制和改良。很快,大明就拥有了一支装备精良、训练有素的军队。这支军队不仅战斗力远超以前的明军,还配备了先进的火炮和火枪,具备了抵御外敌入侵的能力。
与此同时,苏清鸢还积极推动对外贸易。她利用大明先进的纺织、冶铁和造船技术,生产出高质量的丝绸、铁器和船只,出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,换取了大量的白银和物资。大明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,周边国家纷纷派遣使节,前来朝贡和贸易。
然而,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。大明的崛起,引起了西方列强的注意。此时,西班牙帝国正处于鼎盛时期,他们凭借着强大的海军,在全球范围内扩张殖民地,掠夺财富。当他们得知大明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国力后,便将目光投向了这个东方大国。
崇祯十六年,一支由二十艘战舰组成的西班牙舰队,浩浩荡荡地驶向大明的沿海地区。他们的目标,是占领大明的沿海港口,掠夺财富,将大明变成他们的殖民地。
消息传到京城,崇祯皇帝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。朝堂上,大臣们议论纷纷,有的主张投降,有的主张议和,有的主张抵抗。
上一页下一页
大家都在看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