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同深处的灯盏

2025-09-11


  五月一日那天,婚礼如期举行。陈桂兰看着李明和王芳穿着婚纱礼服,手牵着手,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中走进婚礼现场,心里满是欣慰。她想起了自己和建国的婚礼,虽然很简单,但也很幸福。​
  婚礼上,李明牵着王芳的手,走到陈桂兰面前,深深鞠了一躬:“阿姨,谢谢您这些年来对我的照顾,您就像我的亲奶奶一样。以后我一定会好好照顾您,让您安享晚年。”​
  陈桂兰的眼泪掉了下来,她拉着李明和王芳的手:“好孩子,阿姨为你们高兴。以后你们要好好过日子,互相包容,互相理解。”​
  刘振海也笑着说:“是啊,以后你们就是大人了,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。有什么困难,就跟我们说。”​
  婚礼结束后,陈桂兰和刘振海在河北待了几天,才返回北京。回到胡同,他们发现胡同里又有了新的变化,西头的老四合院已经被卖出去了,新的房主正在装修,准备搬进来住。​
  “时间过得真快啊,” 陈桂兰感慨地说,“不知不觉,又过了一年。”​
  刘振海点点头:“是啊,不过只要咱们身体健康,每天开开心心的,比什么都强。”​
  陈桂兰笑着说:“你说得对。以后咱们还要一起去公园散步,去老茶馆喝茶,还要看着小李和小芳生个大胖小子呢。”​
  刘振海哈哈大笑:“好啊,咱们就等着抱孙子吧。”​
  夕阳西下,金色的阳光洒在胡同里,给青砖灰瓦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。陈桂兰和刘振海并肩走在胡同里,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。他们知道,未来的日子里,还会有更多的温暖和惊喜在等着他们,而这条充满回忆的胡同,也会一直陪伴着他们,见证他们的幸福时光。​
  第五章 胡同里的守望​
  夏天到了,北京的天气变得炎热起来,胡同里的老槐树郁郁葱葱,撑起了一片阴凉。陈桂兰和刘振海每天早上还是会去公园散步,只是会早点出门,避开中午的酷暑。​
  这天早上,俩人在公园散步的时候,遇到了张大爷。张大爷看起来有些心事重重,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笑容。​
  “张大爷,您怎么了?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?” 陈桂兰关心地问。​
  张大爷叹了口气:“唉,还不是因为茶馆的事。最近生意越来越不好了,年轻人都喜欢去咖啡馆,很少有人来茶馆喝茶了。我儿子说,要是再这样下去,就只能把茶馆关了。”​
  陈桂兰和刘振海都愣住了,老茶馆可是胡同里的老招牌了,承载了他们太多的回忆。​
  “怎么会这样呢?” 刘振海皱着眉,“以前每天早上,茶馆里都坐满了人,多热闹啊。”​
  张大爷摇摇头:“现在不一样了,年轻人觉得茶馆太老气,不愿意来。咱们这些老伙计虽然天天来,但也撑不起整个茶馆的生意啊。”​
  陈桂兰心里也很不好受,她想起自己年轻时,经常和建国来茶馆喝茶,那时候茶馆里总是很热闹,说书的、唱戏的,应有尽有。现在要是茶馆关了,以后老伙计们就没有地方聚会了。​
  “张大爷,您别着急,” 陈桂兰说,“咱们想想办法,说不定能把茶馆救活呢。”​
  刘振海也附和道:“是啊,咱们可以想想办法,吸引更多的人来茶馆。”​
  张大爷看着他们,眼神里充满了希望:“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?”​
  陈桂兰想了想,说:“咱们可以在茶馆里搞点特色活动,比如请人来说书、唱戏,或者教年轻人写毛笔字、画国画。这样既能吸引年轻人,又能传承老北京的文化。”​
  刘振海点点头:“这个主意好。咱们还可以在网上宣传一下,现在年轻人都喜欢上网,说不定能吸引更多的人来。”​
上一页下一页
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
1 1